- 概述
-
结节病(sacoidosi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最常累及的器官有肺,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其次是皮肤病变和眼的病变,浅表淋巴结、肝、脾、肾、骨髓、神经系统、心脏等几乎全身每个脏器均可受累。此病可呈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有自然缓解的趋势。但临床上需与其他肉芽肿性疾病如结核病、铍病和一些间质性肺疾病进行鉴别。本病多见于青中年人,20-40岁占患者总人数55.44%。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
- 临床表现
-
1.隐匿发病。发热、盗汗、乏力、消瘦。 2.咳嗽,以乾咳为主,可有咳痰、血痰、胸痛、气短、自发性气胸。 3.皮疹、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 4.眼部病变(结膜炎、视网膜炎、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
- 诊断依据
-
1.胸部影像学检查示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伴或不伴有肺内网状、结节状或片状阴影。 2.组织学活检证实有非乾酪性坏死性肉芽肿,且抗酸染色阴性。 3.血清血管紧张素较化酶SACE活性升高。 4.血清或BALF中白介素-Ⅱ受体(IL-2R)水平增高。 5.旧结核菌素(OT)或PPD试验阴性或弱阳性。 6.BALF中淋巴细胞数〉10%,且CD4+/CD8+比值>=3。 7.高血钙、高尿钙症。 8.Kveim试验阳性。 9.除外结核病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 上述9条中,1、2、8为主要指标,其他为次要指标
- 治疗原则
-
1.控制结节病活动。 2.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仍是治疗结节病的首选药物。 氯奎:皮肤粘膜结节病特别适用。 3.其他:环孢霉素、氨甲喋啶、雷公藤等。
- 用药原则
-
1.病情轻者用“A”即可。 2.病情进展较快者或伴发症多者可用“A”加“B”。
- 辅助检查
-
胸部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或CT)是必作的检查,有条件者应尽可能作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等以明确诊断,SACE、Kveim试验亦有一定诊断价值。
- 疗效评价
-
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胸片示双肺病源消失,,SACE正常。 2.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胸片示双肺病源明显缩小,ACE降低。 3.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胸片示双肺病源无缩小,ACE增高。
- 专家提示
-
患者首先要增强治疗信心与耐心,本病大多数可通过治疗或自然缓解,但其恢复过程常需数年。要注意保护眼睛、皮肤、关节,以防该部位损害加重;预防呼吸道感染,可减轻肺部的损害。
- 结节病
看了该疾病的网友还看了:
- 尿常规检查
- 总蛋白(TP)
- 白蛋白(Alb)
- 球蛋白(G)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 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
- 脑脊液IgG/白蛋白比值
- 尿草酸盐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