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大肠癌(又称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在北美、西欧发病率有较高,美国结肠癌占全部癌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五-六位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从40岁开始上升,60~75岁达到峰值。 大肠癌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性,家族遗传性因素也有所报道。 由于癌瘤生长速度缓慢,在其达到产生症状、体征之前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一般早期不易引起注意,一旦症状出现,通过X线钡灌肠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多数可发现病灶。 根治切除有可能使70%病人得到治愈。
- 临床表现
-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如便次增加,腹泻,便秘,粪便带粘液,脓,血。腹痛为定位不确切之隐痛或腹部不适,胀气等。中晚期有消瘦,贫血以及急,慢性肠梗阻。 2.腹部可扪及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不大之肿块(横,乙结肠癌活动度可较大)。 3.梗阻明显者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偶见急性结肠梗阻,癌肿穿孔或癌肿破溃大出血者。
- 诊断依据
-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或药物治疗无效之粘液脓血便。腹部不确切之持续隐痛。 2.消瘦,贫血,急,慢性肠梗阻表现。 3.腹部可扪及质硬,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或可活动之包块。 4.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癌胚抗原升高。 5.纤维结肠镜检见有溃疡,肿块,狭窄等,病理检查证实为癌组织。 6.钡剂灌肠见结肠充盈缺损,粘膜破坏,肠壁僵硬或肠腔狭窄梗阻征象。
- 治疗原则
-
1.手术治疗。 2.化疗。 3.放疗。 4.免疫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 用药原则
-
1.一般患者可选用“A”、“B”两大类药物进行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手术刀口愈合后再行化疗、放疗。 2.病情重,体质极差病人可加用“C”类药物进行治疗。
- 辅助检查
-
1.一般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较早期者可选“A”和“B”各项检查。
- 疗效评价
-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肿瘤已行根治性切除,伤口一期愈合,无并发症。 2.好转:已行肿瘤姑息切除或其他姑息性手术,或经化疗,放疗,中草药治疗症状体征缓解,但无法达到完全治愈。 3.未愈:肿瘤晚期无法行手术治疗或姑息性手术治疗或放疗,化疗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者。
- 专家提示
-
中年以上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粪便隐血试验,直肠指诊及纤维肠镜检查,可能是发现早期直肠癌、结肠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出现便秘和排便次数增多交替出现并伴有便血,一定要尽早检查确诊。 一旦确诊早期手术效果较好。有合理对照的临床试用报告表明,除非淋巴转移者,在手术后辅以化疗和免疫疗法对于结肠或直肠癌并未证明其有效性。 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在70%患者是升高的,其检查可以提供参考依据,如果在手术前CEA水平偏高,手术后变低,则嗣后对CEA的监控可能有助于发现该病是否复发。 结肠癌发病高的人群与该病发病率低的人群相比,他们所摄取的饮食含较少的纤维素,较多动物蛋白、脂肪与精制碳水化合物。因此,多吃蔬菜,较多纤维素的饮食结构,无疑对预防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对有结肠腺瘤、家族癌病史的人群进行纤维肠镜定期检查或对高危人群作为查体项目是发现早期结肠癌的主要方法。
- 大肠癌
看了该疾病的网友还看了:
- 尿常规检查
- 总蛋白(TP)
- 球蛋白(G)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 γ-干扰素(γ-IFN)
- 结核菌素皮内试验(OT)
- 白蛋白
- 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 胃肠道的MR检查
- 胃肠道的CT检查
- 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