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神经源性休克是动脉阻力调节功能严重障碍,血管张力丧失,引起血管扩张,导致周围血管阻力降低,有效血容量减少的休克。多见于严重创伤、剧烈疼痛(胸腔、腹腔或心包穿刺等)刺激,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起病急,及时诊断、治疗预后良好。疗效欠佳或病死者多数是未及时接受治疗者、病情危重或伴有合并症、并发症(如气胸、心包填塞等)。
- 临床表现
-
1.头晕、面色苍白、出汗; 2.疼痛、恶心、呕吐; 3.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4.脉搏增快、血压下降。
- 诊断依据
-
1.有强烈的神经刺激,如创伤、剧烈疼痛; 2.头晕、面色苍白、出汗、疼痛、恶心; 3.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4.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 治疗原则
-
1.去除神经刺激因素、立即平卧; 2.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 3.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 4.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维持正常血压; 6.病因治疗。
- 用药原则
-
1.发生神经源性休克时,立即应用肾上腺素,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应用右旋糖酐; 2.病情较重者可应用地塞米松; 3.收缩压低于80mmHg,应用多巴胺或间羟胺; 4.酌情使用止痛药物。
- 辅助检查
-
1.以检查框限“A”为主; 2.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者,检查框限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 疗效评价
-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体征改善; 3.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出现并发症。
- 专家提示
-
神经源性休克,是某病因如严重创伤、剧烈疼痛、麻醉药物、神经阻滞剂等作用,而使动脉阻力调节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全身性反应,其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合并症、并发症的出现,甚至死亡。但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一旦发生,应马上就地抢救,应立即去除神经刺激因素,并给予皮下或肌注肾上腺素以纠治血管扩张,同时迅速补充血容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 神经源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