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毒蛇咬伤是由具有毒牙的毒蛇咬破人体皮肤,继而毒液侵入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的一类急症。 据统计,我国的毒蛇有48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以下种类,眼镜蛇科的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螲蛇科的螲蛇、尖吻蝮(五步蛇)、烙铁头(龟壳花蛇)、竹叶青、蝮蛇;以及海蛇科的十多种蛇类。这些毒蛇多数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云南、江西、浙江、江苏、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长江以北毒蛇种类较少,以蝮蛇常见;海蛇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毒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节。毒蛇咬伤后,若经及时急救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中毒症状;如延误治疗,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临床表现
-
1.局部表现:伤处疼痛或麻木,红肿、瘀血、水皰或血皰,伤口周围或患肢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肿大、触痛。 2.全身表现:头晕、胸闷、乏力、流涎、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出血倾向、黄疸、贫血、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严重者肢体瘫痪、休克、昏迷、惊厥、呼吸麻痹和心力衰竭。
- 诊断依据
-
1.有被毒蛇咬伤史,伤外可见一对较深而粗的毒牙痕。 2.可有局部和全身中毒表现。
- 治疗原则
-
1.局部扩创清洗、阻止蛇毒吸收和排除毒液; 2.应用抗毒素; 3.中草药解毒; 4.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人体对蛇毒素的耐受力; 5.预防破伤风; 6.防治感染; 7.对症及支持治疗。
- 用药原则
-
1.早期病例以用药框限“A”为主; 2.对出现全身中毒表现的患者,注意支援疗法和防治并发症;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可根据临床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 4.对出现呼吸麻痹者,可使用人工呼吸器; 5.对有出血倾向者可加用新特促凝药物; 6.对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疗。
- 辅助检查
-
1.普通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判断是否毒蛇咬伤或是何种毒蛇咬伤可作免疫试验确定; 3.对合并细菌感染、休克、疑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检查基础上可酌情加选“B”或“C”; 4.对并发心力衰竭的抢救病人,必要时可作血液动力学资料检查。
- 疗效评价
-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体征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 专家提示
-
生活和工作在毒蛇咬伤较常发生的地区的个人,有必要瞭解毒蛇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做好野外防护工作,掌握蛇咬伤的自救知识。毒蛇咬伤后,立即停止伤肢活动,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迅速结扎伤口近心端,每15分钟放松1分钟,直到服用有效蛇药或注射抗毒素三小时后方可解除。立刻用冷茶水、清水冲洗伤口,吸吮伤口,由周围向伤口反复挤压,促使毒液渗出。紧急情况下,也可用自身小便冲洗伤口。点燃火柴,浇灼伤口,可破坏蛇毒,也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方法。局部紧急处理是防止蛇毒中毒的重要环节。对于疑有毒蛇咬伤尚未出现局部或全身症状者,有必要求医进一步处理,并需观察24小时。如能确定毒蛇种类,应尽早应用特效的单价抗毒素;如一时不能识别由何种毒蛇咬伤,可用当地数种毒蛇的多价抗毒素。
- 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