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勾端螺旋体病简称勾体病,是由一组致病性勾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民间称之为“打谷黄”或“稻瘟病”。临床特点为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和明显的小腿肌肉疼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本病以青壮年农民发病率较高,农村儿童也不少见,亦见于野外工作者。我国多发生于夏秋季(6-10月)。在南方和西南各省更多。
- 临床表现
-
1.初期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尤以小腿肌痛突出,伴有全身乏力,腿软无法站立,体征: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简称“三症状”,“三体征”。即寒热、酸痛、全身软和眼红、腿痛、淋巴结大。 2.流感伤寒型:本型患者仅出现“三症状”,“三体征”,经治疗后3-10日恢复,无内脏损害。少数出现高热、烦躁、谵妄、昏迷、抽搐甚至呼吸、回圈衰竭。 3.肺出血型:于病程3-4天后,病情加重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出血。轻者咳嗽痰中带血,为鲜红色泡沫或带粘液,量不多。肺部可闻少量湿罗音。X线胸片可见双肺散在点状或小片状阴影。重者系肺弥漫性大出血,患者发热、酸痛等症状加重,气急、心慌与窒息或恐惧感,血痰增多,呼吸、脉搏增快,双肺较多湿罗音随后神志恍惚或昏迷,显著发绀,呼吸不规则,数小时内咯血较多,继以大量咯血,以至口鼻涌血,迅即窒息死亡。咯出血液多少不一,呈暗红色,不易凝固。 4.黄疸出血型:病程的4-5日以后出现黄疸,出血倾向与肾脏损害。轻者仅轻度黄疸,无明显出血。重者可见深度黄疸,出血明显如皮下瘀斑、鼻衄、咯血、呕血与便血,尿少至少尿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性昏迷。 5.肾功能衰竭型:各种病人都可有肾损害的表现,仅少数可发生少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称肾功能衰竭型。 6.脑膜脑炎型:起病后2-3日,出现头痛加重、烦燥,甚至恶心呕吐,颈有抵抗等脑膜炎症状和体征以及嗜睡,神志不清,谵妄,瘫痪、抽搐与昏迷等脑炎表现。重者还可发生脑水肿,脑疝与呼吸衰竭等。 7.恢复期:可发生后发热、眼并发症、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
- 诊断依据
-
1.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6 ̄10月),易感者在近期(20天内)曾参加收割水稻或接触过可能有勾体污染的疫水。 2.临床表现:急起发热,全身疼痛,腓肠肌疼痛与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压痛,中期出现明显的内脏损害,表现各个型的特殊症状群,如黄疸、出血,肾功能受损等。 3.实验室检查:血细胞增加,血沈增快;尿检查异常;血清学检查:凝集溶解试验阳性;病原体分离阳性;X线胸片检查,可见点片状阴影。
- 治疗原则
-
1.病原治疗: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国内首选青霉素。 2.对症治疗:休息、输液、观察与护理,出现赫氏反应及早用异丙秦和激素治疗。 3.肺出血型:及早用激素,加强镇静剂,酌用强心剂、止血剂。 4.黄疸出血型:按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 5.肾功能衰竭型: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 6.脑膜脑炎型:参考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 用药原则
-
1.青霉素对勾体病疗效很好,但治疗首剂后发生赫氏反应者较多,故有人主张青霉素首剂减为3万-5万u肌注。 2.部分勾体病病人在青霉素治疗后发生加重反应称为赫氏反应,重者可发生低血压或休克。为了减少赫氏反应,在选用青霉素治疗时,宜采用开始小剂量与分次给药方案。 3.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所列其他的抗菌药物。
- 辅助检查
-
1.对一般病例作基本检查已够,遇重症病人和诊断不明确情况可增加检查专案“B”、“C”。 2.肺出血型的病人注意勿搬动,不要为了完成检查(如去放射科拍胸片)而在途中发生意外。
- 疗效评价
-
1.治愈:热退,症状体征消失,化验值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体征消失,化验数值大致正常。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化验数值无好转。
- 专家提示
-
该病是由带勾体的动物如鼠和猪通过尿排菌而污染周围环境如水,土壤与植物等,人接触这些污染物而受感染。侵入途径是通过皮肤,特别是破损的皮肤。因此广大农村要注意作好防鼠、灭鼠工作,对猪要圈猪积肥,严禁猪尿、粪等流入池塘,河流。青壮年农民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注射多价勾体菌苗预防针。这样可大大减少发病人数。一旦发病,要及早找医生诊治,只有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降低病死率,特别是肺出血型,强调就地治疗,以免搬运途中出现意外死亡。
- 勾端螺旋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