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前列腺癌是人类特有常见的恶性疾病,东方人中发病较少,绝大多数发生在腺体周围的腺泡管上,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偶尔也发生于年轻人,甚至儿童。
- 临床表现
-
1.早期无症状,肿瘤发展时可有尿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等。 2.常见为骨转移,典型部位腰骶部及骨盆、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卧床时更强烈。 3.肛指检查,前列腺增大,坚硬如石,表面不平,晚期固定。
- 诊断依据
-
1.指诊前列腺有结节。 2.PSA>4mg/ml。 3.直肠超声、CT或MRI发现前列腺有结节。 4.细针多点穿刺组织病理学有癌细胞并分级。
- 治疗原则
-
1.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在用LHRH 4-8个月后,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2.肿瘤不能切除或不宜切除时,行双侧睾丸切除或双侧睾丸内容剜除术。 3.内分泌治疗,常用雌激素、磷酸雌二醇。 4.化学疗法,雌二醇氮芥、环磷酰胺为晚期的辅助治疗或早期应用以消灭转移病源。 5.放射治疗,可用钴60、电子加速器等效果较好。
- 用药原则
-
1.前列腺癌A、B期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按病人情况,辅以药物治疗。 2.肿瘤不能切除时,采用内分泌治疗,药物以新特药物为主。
- 辅助检查
-
1.早期肿瘤检查框限以“A”为主; 2.晚期肿瘤检查框限包括“A”、“B”、“C”。
- 疗效评价
-
1.治愈:(1)肿瘤切除,未发现转移源,(2)排尿正常,(3)伤口愈合。 2.好转:(1)肿瘤切除不彻底,留有转移源,(2)排尿不正常或尿流改道,(3)经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女性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 3.未愈:肿瘤未切除,症状和体征未改善。
- 专家提示
-
50岁以上查体直肠指诊查前列腺,血PSA、尿常规、直肠超声、争取能每年一次。
- 前列腺癌
看了该疾病的网友还看了:
- 酸性磷酸酶(ACP)
- 精液颜色
- 盆腔的CT检查
- 前列腺、精囊腺、阴囊和阴茎的超声检查
-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 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
- 降钙素(CT)
- 精液气味
- 精液中细胞
- 精液和前列腺液的细胞学检查
- 尿酸性磷酸酶(A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