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泌尿系统核与男生殖系结核关系密切,感染的尿液经前列腺尿道时,可进入前列腺及精囊,引起感染。临床上最明显的男生殖系结核病是附睾结核。
- 临床表现
-
1.前列腺及精囊结核常无明显症状,有时可出现血性精液及精液减少等; 2.附睾结构多为附睾尾部肿物,较坚硬,不痛或微痛,皮肤粘连,可在阴囊形成瘘道,经久不愈; 3.输精管结核呈串珠状结节,前列腺及精囊亦可触及硬结节。
- 诊断依据
-
1.前列腺及精囊结核可出现血精及精液减少; 2.附睾结核可触及附睾尾部肿物质较坚硬,不痛或微痛,皮肤粘连,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道; 3.输精管结核呈串珠状结节,前列腺及精囊亦可触及硬结节; 4.尿路造影检查,以明确有无肾结核; 5.前列腺液和精液查到结核桿菌有助于诊断,阴性者不能排除本病。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治疗:附睾结核肿块<0.5cm者及前列腺、精囊结核可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病变范围较大的附睾结核或有窦道形成,须行附睾切除术,同时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 用药原则
-
1.确诊为结核者,一般可联合使用基本药物中的3种“杀菌”抗结核药物治疗3~6个月,然后使用2种药物用至1~2年。 2.如果出现明显副作用,可依次选用其余各药。 3.因结核病是消耗性疾病,故要加强营养,除非氮质血症,否则应予高蛋白饮食。 4.必要时可作手术治疗,手术前进行药物治疗1~3个月,术后继续药物治疗至疗程结束,手术目的主要是解除梗阻、止血、清除病源或切除病肾。 5.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可按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规治疗,主要是透析疗法或肾移植。
- 辅助检查
-
一般生殖系结核以体检和检查框限“A”为主,重症或诊断不明确者可包括检查框限“A”、“B”、“C”。
- 疗效评价
-
1.治愈:附睾结核药物治疗后结节消失,手术切除者切口愈合,无窦道形成。前列腺精囊结核症状消失,前列腺或精囊结节消失; 2.好转:附睾结核药物治疗后结节明显缩小,手术切除者术后遗留窦道。前列腺和精囊结核症状改善,前列腺或精囊结节未继续发展; 3.未愈:附睾结核结节增大,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前列腺和精囊结核症状未改善,结节持续增大。
- 专家提示
-
诊断为男性生殖系结核的患者,必须进一步检查瞭解肾脏有无结核,作尿结核菌检查,尿结核菌培养及静脉尿路造影,同样,任何男性肾结核患者,都应仔细检查是否并发生殖系结核。
- 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及精囊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