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深静脉血栓形成系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好发于下肢,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及长期卧床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 临床表现
-
1.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 2.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bof征阳性。 3.常伴有低热。
- 诊断依据
-
1.多见于产后,盆腔手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2.起病急,患肢肿胀,疼痛。 3.血栓部位压痛。 4.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常可明确诊断。
- 治疗原则
-
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cm。 2.溶栓疗法:适用于病程不超过72小时的病人。 3.抗凝疗法。 4.祛聚疗法。 5.手术疗法。
- 用药原则
-
病程在3天以内者,应选用“A”和“C”中溶栓药物,或“A”项中抗凝,祛聚药物。
- 辅助检查
-
1.应首选无创伤检查,如彩色超声多普勒。 2.静脉造影能相当准确地显示血栓形成部位和范围。
- 疗效评价
-
1.治愈:闭塞静脉再通,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闭塞静脉不能再通,但侧支静脉代偿较好,肿胀肢体缩小,症状减轻。 3.未愈:症状体征无减轻。
- 专家提示
-
本病的预防致为重要,产后,盆腔手术后,及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适时选用抗凝、祛聚药物。术后要经常作足伸屈运动和早日离床活动。一旦发病,应及早应用溶栓药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闭塞管腔后,虽然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但血管再通机会很小,主要通过侧支代偿。后期常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肿胀等。
- 深静脉血栓形成
看了该疾病的网友还看了:
- 尿常规检查
- 总蛋白(TP)
- 白蛋白(Alb)
- 球蛋白(G)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 红细胞刚性指数
- 静脉造影
- 血浆纤溶酶(PL)
- 纤维蛋白肽A(FPA)测定
- 血浆因子Ⅷ、因子Ⅸ促凝活性(FⅧ:C,FⅨ:C)
- 血浆血栓素B2(TXB2)